首页

国产舔脚网站

时间:2025-05-28 22:50:55 作者: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07% 人口规模达4.4亿 浏览量:79154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37%。同时调查发现,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07%,人口规模达4.4亿。

  此前,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本次调查开展了“具备高阶科学素质”“具备科学素质”“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考察科学知识(40分)、科学方法(20分)、科学精神与思想(20分)、应用科学的能力(20分)等四个方面,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

  得分超过85分为“具备高阶科学素质”,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各维度发展均衡;得分超过70分为“具备科学素质”,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基本具备科学素质”,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不含)为“具备较低科学素质”,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中国科协解读称,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通过分级评价,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利用分级评价结果,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开展分级评价,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30%,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07%,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7:19的金字塔式分布。

  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水平适中、应用优先三个特征。其中,规模方面,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69岁人口规模达4.4亿(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占比超过四成。

  总体来看,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科学生产生活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2022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日本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应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量子领域取得诸多重要进展。例如,在量子存储网络方向,该团队于2020年在实验室内,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双节点的量子纠缠。

部长通道丨陆治原: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

在单霁翔看来,“这个城市屡毁屡建,但人们还是不离开这块土地,可能这就跟大运河有关。应该说这条河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命运,改变城市的命运。”

近观枫桥丨这样的“法式”婚礼,你见过吗?

“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搞选择性执法,更不能搞法外开恩”“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这些话,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结合历史与现实,我们可以理解得更深。

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守护了莫高窟60余载,走遍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她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成终身事业,用满头华发,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要怎么建?

或许正是这样的高难度、大挑战,智能船舶作为数字与智能技术时代的新兴领域,成为船舶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这不仅与浦东新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产业定位不谋而合,也在孕育着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